伽蓝诗集《物之初》研讨会在京举行
中新网北京11月2日电 (记者 高凯)伽蓝诗集《物之初》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办。伽蓝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文联、诗集北京作家协会主办。初研
《物之初》是京举诗人伽蓝的最新诗集。全书以作者近五年诗作为主体,伽蓝共分为五辑。诗集辑一:“往还”,初研收录动植物为主题的京举诗作,通过对生命的伽蓝关照,深入人类生活以外的诗集秘密生活,展示生命间互通语言、初研互相理解的京举理想境界。辑二:“与山居”,伽蓝收录自然诗系列诗作,诗集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初研独特发现,以及个体生命在大自然中诗意栖居的圆融与饱满。辑三:“在人间”,收录表现“人间”经验的诗作,包括对人生的感悟与磨砺,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,展示人世艰难中的美好。辑四:“自书帖”,收录组诗《自书帖》及其他诗作,通过对历史人物幽微心灵世界的挖掘,探索生命可能达到的精纯境界。辑五:“云谈”,收录诗论一组,表现诗人对诗歌精神的领悟和对诗艺的探索与思考。
诗集《物之初》。主办方供图研讨会上,与会专家围绕《物之初》精神内涵、诗歌技艺、语言特色,以及伽蓝的创作与当代诗歌既疏离又关联的关系,展开了深入交流。
《十月》杂志社副主编谷禾表示,伽蓝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北京诗人,其诗作在保持沉潜、朴素风格的同时,展现出开阔的视野。
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姜涛指出,伽蓝新作《物之初》在语言锤炼和事物观察上较前作《磨镜记》更进一步,同时,他注意到诗集“自书帖”等辑在题材的拓展,体现了伽蓝向历史书写领域的转进。
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敬文东聚焦伽蓝诗歌的口吻变化,指出从《加冕礼》到《物之初》,伽蓝的语调不断趋向轻柔、清澈,形成了一种“男性温柔”的口吻。
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桃洲指出,诗集呈现出诗人对自然、社会、历史的多维观照。伽蓝其诗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,且处理自然有不同层次,既是往返交融的经验载体,又是生存氛围的营造者,更是审视社会现实的精神力量。
活动现场。主办方供图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瓒认为,伽蓝以“异乡人”的视角观照自然和社会,完成了具有成熟风格的诗歌书写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周伟驰指出,伽蓝诗歌在精妙的语言锤炼中展现出独特魅力,既显炼句功力,又融入了生活与性格。
北京作协理事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西渡认为,伽蓝是当下中国诗坛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诗人,其创作既深植当代诗歌脉络,又保持着珍贵的独立性。(完)
(责任编辑:焦点)
-
中新网丽水11月6日电(邵燕飞 周健)于浙西南的灵山秀水间,一场光与城的共舞正迈向高潮。浙江丽水将自身打造成一座没有围墙的天然影棚,吸引世界目光;而摄影,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,勾勒出资源变现与价值重塑的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(记者 王诗尧)“如果你要感受秋天,来北京一趟就对了。”10月中旬,从炎热的台北飞抵北京,阿龚瞬间被凉爽的秋风治愈。12年前,苏打绿发行《秋:故事》专辑,特意将秋天的代表城市选在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(记者 上官云)“细雨生寒未有霜,庭前木叶半青黄。”立冬,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。它的到来,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围绕这一节气,形成了诸多有趣的民俗。比如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(记者 上官云)近日,一轮“超级月亮”在天空惊艳亮相,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拍摄的月亮。如今在社交媒体上,关于“超级月亮”的讨论并不鲜见,“超级月亮”是如何形成的?与月亮有关的精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(记者 高凯)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、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《灼灼韶华》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。《灼灼韶华》改编自石头与水热销小说《野心家》,以女性视角切入,多维度展现了民国时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(记者 上官云)“细雨生寒未有霜,庭前木叶半青黄。”立冬,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。它的到来,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围绕这一节气,形成了诸多有趣的民俗。比如
...[详细]
-
以传递快乐为家训,王牌宗族携手闯过十重关卡。而今宗族之内暗流涌动,他们将迎来终极考验!谁有资格成为下一位掌事人?这场关乎宗族未来的对决,今夜拉开序幕!今天(11月7日)20:20在浙江卫视、20:50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(记者 上官云)“细雨生寒未有霜,庭前木叶半青黄。”立冬,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。它的到来,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围绕这一节气,形成了诸多有趣的民俗。比如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(记者 应妮)“国史书写的‘温情与敬意’——钱穆《国史大纲》(简体字版)新书分享会”日前在京举办。在钱穆关门弟子辛意云教授和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东杰看来,“温情与敬意”是以开阔
...[详细]
-
近年来,随着影视产业蓬勃发展,各地积极探索“影旅融合”发展新模式,“影视+非遗”“影视+美食”等业态涌现,推进文化、影视、旅游、科技等多业态深度融合。用活影视资源带动文旅产业焕新发展随着央视一套电视剧
...[详细]

“中国,往日痕迹:文物的发现与艺术的复兴”展览亮相巴黎
《王牌对王牌9》:见证王牌“地契”最终归属
湖北傩面匠人:刀笔刻“春秋” 匠心守“傩魂”
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“影视IP+文旅”如何实现“双向奔赴”?
俄乌激战红军城,数千乌军正陷入重围
